网站由中网提供技术支持 免责声明:本站资料部分来自于互联网,其版权归作者所有。如内容涉及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本人,我将尽快更改!
浙ICP备10018068号 联系站长: E-mail: prh139@139.com QQ:309080864
船儿在大海中行驶,船老大和“伙计”(船老大为一船之主人,其他渔民过去习称“伙计”)最开心顺心的事是遇上顺风顺水,“顺风弹弹缭,伙计睏懒觉”( “缭”系调控帆篷的绳索,由掌舵船老大控制)。若遇风向变逆风时,船老大通过调节帆篷向道,取“之”字型调向行进。又有渔谣说:“央央猛猛风,驶船撑半篷”;“逆风缭弹弹,手中舵弯弯”(“手中舵弯弯”系指要看风使舵,乘风势而进)。如风顺潮顺时就可乘机加快航行,在主帆篷前端再加挂一张小篷(俗称“镶边”),叫做“顺风加镶边,船行快似箭,老大吸潮烟,伙计讲聊天”。
木帆渔船时代,船老大和渔民们最担心的是在海上遭遇风暴。因此,渔船一出海就时时刻刻关注观察天气和海况变化,在实践中积累和总结了一系列可行有效的气象、海洋与捕捞渔船等相关的渔谚民谣:“东北风,浪太公”。即刮台风打暴多为东北风,风暴必然带来巨浪,此系指刮东北大风是发生海浪之“祖宗”;又有谚语说:“东风浪淘底,西风浪刨面”,是说东北风或东风刮得猛,海中会巨浪翻滚、连底淘起,而西北风或西风掀起的只是表层有浪,渔船在海上航行危险性较小;再有“东风来,浪窜顶;西风来,潮转正”谚语。它亦是说东北大(台)风掀起的巨浪可以盖过渔船舱面顶,而刮西北或西风,海面上风浪就减缓,船只行驶潮流也转好。尚有谚语:“平风平浪天,浪生岩礁沿”;“海面起蛮涌,必将刮大风”(“蛮涌”系指海面生长浪,也称“涌浪”);“小潮像大潮,台风随即到”等等。总之,上述诸多谚语渔谣,既是木帆渔船生产难得的宝贵结晶,又是当时渔业生产工具落后的明显写照,也是渔港渔文化的重要内涵。
20世纪60年代后期,普遍推广使用机帆渔船生产后,所有渔船均装备无线电收音机,其中带头渔船还装备收发报机(电台)、对讲机、定位仪和雷达等现代化先进通讯导航设备,以及时向所属渔船通报气象、大风和海况等信息,确保广大渔民和渔船的安全生产。由于船型大了、航速快了、信息灵了,船老大和广大渔民也就不必再担心风暴了,从而使木帆渔船时代所形成的谚语渔谣逐渐淡化为渔村和渔民的一种历史渔文化沉淀。
***活动:
向父母询问温岭海洋捕捞渔船的发展变化。
网站由中网提供技术支持 免责声明:本站资料部分来自于互联网,其版权归作者所有。如内容涉及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本人,我将尽快更改!
浙ICP备10018068号 联系站长: E-mail: prh139@139.com QQ:309080864